猪肝一般可以帮助补血。其含有丰富的铁元素、维生素B12等营养成分,适量食用对于改善缺铁性贫血或营养性贫血具有一定辅助作用,但需注意食用量及适用人群。
1、铁元素
猪肝富含血红素铁,其吸收率可达15%-35%,能有效补充体内铁储备。对于因铁摄入不足或铁吸收障碍导致的缺铁性贫血,适当食用猪肝可促进血红蛋白合成,改善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
2、维生素B12
每100克猪肝约含26微克维生素B12,该成分是红细胞生成的重要辅酶。缺乏维生素B12可能引发巨幼细胞性贫血,表现为头晕、手脚麻木等症状,适量摄入猪肝有助于预防此类贫血。
3、其他营养成分
猪肝还含有叶酸、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叶酸参与DNA合成及红细胞成熟过程,而优质蛋白质则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协同作用可维持正常造血功能。但需注意,猪肝胆固醇含量较高,每100克约含288毫克,高血脂、痛风患者应控制摄入量。
建议每周食用猪肝不超过100克,烹调时尽量选择水煮、清蒸等方式。若出现持续头晕、心悸等贫血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血常规等检查,确诊后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不可单纯依赖食补。慢性肾病患者需限制动物内脏摄入,以免加重肾脏负担。
科普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