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平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科

滋补性中药有哪些?

滋补性中药通常包括黄芪、当归、枸杞、党参、熟地黄等,但具体使用需经中医师辨证指导。以下从常见药材角度分析其作用:

1、黄芪

黄芪性温味甘,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的功效。中医认为其能改善气虚乏力、自汗等症状,适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的人群,常与白术、人参配伍使用。

2、当归

作为补血要药,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作用。其甘润之性可滋养肝血,常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及血虚便秘,多与熟地黄、白芍等药材搭配,但阴虚内热者需慎用。

3、枸杞

枸杞归肝、肾经,能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其平补特性适用于肝肾阴虚引起的腰膝酸软、视物昏花,可配伍菊花、熟地黄等药材,但脾虚便溏者不宜过量服用。

4、党参

党参性平味甘,具有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的功效。作为人参的平替药材,适用于肺脾气虚、气血不足者,常与白术、茯苓同用,但实证、热证患者应避免使用。

5、熟地黄

熟地黄为滋阴养血要药,能补血养阴、填精益髓。多用于肝肾阴虚、精血亏虚等证,常与山茱萸、山药配伍,但脾胃虚弱、气滞痰多者需谨慎服用。

使用滋补性中药需注意体质辨识,避免“虚不受补”。建议到正规中医院进行体质辨证,在医师指导下合理组方。服药期间如出现上火、腹胀等不适,应及时停药并咨询医师。孕妇、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更应严格遵循医嘱用药。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