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飞鹏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骨科

骨结核是什么疾病?

骨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骨骼系统疾病,多继发于肺结核,常见于脊柱、关节等部位,可导致局部骨质破坏并伴随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需及时诊治避免并发症。

骨结核的病原体为结核分枝杆菌,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菌可通过血液播散至骨骼。脊柱是最易受累部位,占所有骨结核病例的50%以上,其次为髋、膝等承重关节。病变早期表现为患处隐痛,活动后加重,夜间休息时疼痛更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寒性脓肿,这种脓肿无典型红肿热痛特征,但可沿组织间隙流注形成窦道。脊柱结核严重时会造成椎体塌陷,压迫脊髓引发截瘫。诊断需结合X线片显示虫蚀样骨质破坏、CT三维重建观察死骨形成,以及MRI评估软组织受累范围,结核菌素试验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有助于确诊。

患者确诊后需接受规范化抗结核治疗,通常采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四联方案,疗程至少9-12个月。出现较大脓肿、死骨或神经压迫时,需手术清除病灶并植骨融合。治疗期间应加强高蛋白饮食,每日保证80-100克蛋白质摄入,卧床患者需每2小时轴向翻身预防压疮。治愈后建议每3个月复查ESR和CRP,连续2年无复发视为临床治愈。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