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多壮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血液内科

输血小板有哪些副作用?

输血小板可能引起过敏反应、感染风险、发热反应、循环超负荷以及血小板无效输注等副作用。具体反应因个体差异而异,需在医生指导下严格监测。

1、过敏反应

部分患者输注血小板后会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等过敏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或过敏性休克。此类反应通常与血浆中的异体蛋白或抗体有关,必要时需使用抗组胺药物或糖皮质激素处理。

2、感染风险

尽管血液制品经过严格筛查,仍存在乙肝、丙肝、HIV等血源性病原体传播的可能性。现代输血技术已通过核酸检测大幅降低感染概率,但免疫缺陷患者仍需特别注意。

3、发热反应

体温升高是常见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多由供者血液中的白细胞释放细胞因子或受者体内抗体引起。体温通常会在输注后1-2小时内升高1℃以上,必要时需暂停输注并给予解热镇痛药。

4、循环超负荷

快速输注大量血小板可能导致血容量急剧增加,特别是心肾功能不全患者易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控制输注速度和使用利尿剂可有效预防此类并发症。

5、血小板无效输注

反复输注可能使患者产生同种免疫抗体,导致血小板计数不升反降。这种情况常见于多次输血或妊娠史患者,需进行血小板配型或使用去白细胞血小板制品。

输注过程中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出现寒战、皮疹或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报告医护人员。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输血治疗,输注后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避免剧烈运动。特殊体质患者可提前进行过敏试验,血小板输注指征需严格遵循临床指南。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