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著云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泌尿外科

肾萎缩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肾萎缩可能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动脉狭窄、糖尿病肾病、肾结核、先天性肾发育不良等原因有关。具体病因需结合患者病史及相关检查明确判断,建议患者尽早就诊。

1、慢性肾小球肾炎

该病会导致肾小球逐渐硬化、肾单位减少,长期发展可能引起肾实质萎缩。患者可能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等症状。一般可遵医嘱使用缬沙坦胶囊、氢氯噻嗪片、泼尼松片等药物控制病情进展,延缓肾功能恶化。

2、肾动脉狭窄

肾动脉粥样硬化或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导致肾脏供血不足,长期缺血会引起肾单位萎缩。患者常伴有难治性高血压、肾功能异常等表现。治疗可选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贝那普利片等降压药物,必要时需进行血管成形术或支架植入。

3、糖尿病肾病

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引起肾小球高滤过,导致系膜基质增生、肾小球硬化,最终发展为肾脏萎缩。患者通常存在多饮多尿、泡沫尿等症状。治疗需严格控制血糖,常用药物包括盐酸二甲双胍片、达格列净片、胰岛素注射液等。

4、肾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导致肾脏组织干酪样坏死、纤维化,晚期可出现肾实质破坏和体积缩小。患者多伴有低热、盗汗、尿频等症状。治疗需规范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抗结核药物,必要时需手术切除病灶。

5、先天性肾发育不良

胚胎期肾脏发育异常导致肾单位数量减少,可能出现单侧或双侧肾脏体积缩小。此类患者可能伴随反复泌尿系感染、高血压等症状。治疗以控制并发症为主,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胶囊、左氧氟沙星片、氨氯地平片等。

出现肾萎缩需及时到肾内科就诊,通过肾功能检测、肾脏彩超、CT尿路成像等检查明确诊断。治疗期间应注意低盐低蛋白饮食,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定期监测血压和肾功能指标。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