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媛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口腔科

牙齿脱矿是怎么回事?

牙齿脱矿可能与不良口腔卫生、饮食因素、牙齿结构异常等原因有关。牙齿表面矿物质流失会导致牙釉质受损,出现白垩色斑块或龋齿,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原因。

1、不良口腔卫生

若未按时刷牙或清洁不彻底,牙菌斑中的细菌会分解食物残渣产生酸性物质,长期侵蚀牙釉质导致脱矿。日常应使用含氟牙膏并采用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必要时可通过涂氟治疗增强釉质抗酸能力。若已形成龋洞,需进行树脂充填或嵌体修复。

2、饮食因素

频繁摄入碳酸饮料、柑橘类水果等酸性食物,或长期食用蛋糕、糖果等高糖食物,会持续降低口腔pH值,加速牙釉质钙磷离子流失。建议每日酸性饮食摄入不超过4次,每次进食后及时漱口,使用含氟漱口水可帮助再矿化。

3、牙齿结构异常

先天性釉质发育不全、牙列拥挤导致的清洁困难,或正畸托槽周围清洁不到位,均会增加脱矿风险。对于釉质缺陷者可选择渗透树脂修复,正畸患者需配合使用正畸专用牙刷和牙缝刷清洁,必要时应用再矿化制剂如氟化钠凝胶。

日常应注意控制甜食摄入频率,使用含氟牙膏每日刷牙两次,每次不少于三分钟。若发现牙齿表面出现白斑、粗糙感或冷热敏感等症状,应及时到口腔科进行显微检查、龋齿探测等专业评估,早期可通过再矿化治疗逆转病变,避免发展为不可逆性龋损。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