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弯的手术方法主要包括后路脊柱融合术、前路手术、生长棒技术、微创手术以及截骨术等,需根据患者年龄、侧弯程度等因素选择合适方案。
1、后路脊柱融合术
这是最常用的手术方式,通过在脊柱后方植入金属钉棒系统来矫正畸形并固定椎体。适用于Cobb角大于40度且骨骼发育成熟的患者,术后需配合支具固定促进骨融合。该术式可有效恢复脊柱力线,但可能影响部分腰椎活动度。
2、前路手术
通过胸腔或腹腔入路,从前侧方对椎体进行松解和固定。多用于胸腰段或腰椎侧弯的矫形,尤其适合需要保留更多腰椎活动度的患者。术中需注意避免损伤胸腹腔脏器,术后可能出现暂时性肠麻痹等并发症。
3、生长棒技术
针对骨骼未发育成熟的儿童患者,通过可延长内固定系统控制侧弯进展。需每6-12个月通过微创手术调整棒体长度,直至骨骼发育成熟后再行最终融合手术。这种方法能兼顾矫形效果与脊柱生长需求。
4、微创手术
采用小切口配合导航系统实施,创伤较小且出血量少。适用于轻度侧弯且无严重旋转畸形的病例,术后恢复较快,但对术者操作技术要求较高,且矫形力度相对有限。
5、截骨术
通过切除部分椎体或椎弓进行三维矫形,适用于Cobb角超过80度的严重僵硬性侧弯。包括SPO、PSO、VCR等不同截骨方式,可显著改善外观畸形,但手术风险较高,可能出现神经损伤或术中大量出血。
具体术式选择需结合X线、MRI等影像学评估结果,由脊柱外科医生综合判断。术后需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定期复查评估融合情况,注意保持正确坐姿和避免负重活动,出现异常疼痛或感觉异常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