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起包肿痛可能是蚊虫叮咬、过敏反应或感染性疾病等原因所致,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常见原因包括蚊虫叮咬引发的局部炎症反应、接触过敏原导致的过敏反应,以及甲沟炎等细菌感染性疾病。
1、蚊虫叮咬
蚊虫叮咬时会将含有抗凝成分的唾液注入皮肤,引发局部免疫反应,导致皮肤出现红色丘疹或水疱,伴有明显瘙痒和肿痛。常见于暴露部位如手部,通常呈现孤立性包块,可能伴有中心叮咬点。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药物缓解症状。
2、过敏反应
接触洗涤剂、金属饰品或特定食物等过敏原后,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炎性介质,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表现为手部皮肤突发性肿胀、红斑,可能伴有灼热感或刺痛。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性荨麻疹,需使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胶囊等抗组胺药物治疗。
3、甲沟炎
指甲修剪不当或外伤导致甲周皮肤破损后,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侵入引发感染,表现为甲周组织红肿、触痛明显,可能伴随脓液积聚。急性期需外用莫匹罗星软膏,若形成脓肿则需切开引流,同时配合头孢克肟胶囊等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日常需保持手部清洁干燥,避免接触可疑过敏原。若肿胀持续加重、出现化脓或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应及时至皮肤科就诊。自行抓挠可能加重皮损,需特别注意手部防护,从事清洁工作时建议佩戴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