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胛下肌损伤的症状主要包括肩部疼痛、活动受限、局部肿胀、肌肉无力以及肩关节弹响等。具体表现因损伤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肩部疼痛
肩胛下肌损伤后,肩关节前侧和肩胛骨周围可能出现持续性钝痛或撕裂样疼痛。尤其在手臂外旋、后伸或提拉重物时,疼痛可能向肩背部放射,夜间侧卧压迫患侧时症状可能加重。
2、活动受限
由于肩胛下肌参与肩关节内旋和稳定功能,损伤后患者常出现上肢外旋幅度减少、手臂后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穿衣、梳头等日常动作可能无法完成,主动活动范围明显缩小。
3、局部肿胀
急性损伤可能伴随局部组织充血水肿,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皮肤温度升高、按压痛感明显。若存在肌腱部分撕裂,可能出现皮下瘀斑,肿胀区域多集中在喙突下方。
4、肌肉无力
肩胛下肌肌力下降会导致推门、投掷等需要肩部发力的动作难以完成。病程较长者可能出现冈下肌代偿性肥大,但肩关节稳定性仍会减弱,易出现习惯性脱位。
5、肩关节弹响
慢性损伤或肌腱松弛的患者,在旋转肩关节时可能出现弹响或摩擦感,可能与肩袖结构紊乱、关节盂唇损伤等并发症有关。
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尽早就医,通过MRI或超声检查评估肌腱损伤程度。急性期需制动休息,可遵医嘱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洛索洛芬钠片等药物缓解炎症。恢复期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肩袖肌群力量训练,避免发展为冻结肩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