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静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氨基酸血症增高是怎么回事?

氨基酸血症增高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有关,也可能是遗传代谢病、肝脏疾病或肾脏疾病等病理性原因导致的。建议及时就诊明确具体病因,并遵医嘱治疗。

1、生理性因素

高蛋白饮食或某些药物可能导致血液中氨基酸浓度暂时性升高。例如,过量摄入肉类、豆制品等高蛋白食物后,体内氨基酸代谢负荷增加,可能出现一过性氨基酸水平上升。某些抗生素或营养补充剂可能干扰氨基酸代谢酶活性,通常在调整饮食或停药后能自行恢复。

2、遗传代谢病

苯丙酮尿症、枫糖尿症等先天性代谢缺陷疾病会导致特定氨基酸代谢障碍。这类疾病多因基因突变导致代谢酶缺陷,如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会引起苯丙氨酸蓄积。新生儿筛查可早期发现,需通过特殊饮食治疗和药物干预控制病情发展。

3、肝脏或肾脏疾病

严重肝病会影响氨基酸分解代谢,肝硬化患者常出现支链氨基酸比例异常。慢性肾功能不全时肾脏排泄功能下降,可能导致部分氨基酸滞留。这类情况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肝病患者需保肝治疗,肾病患者可能需要透析支持。

若发现氨基酸检测异常,应及时到内分泌科或遗传代谢科就诊。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血尿代谢筛查、基因检测或影像学检查。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调整饮食结构,避免擅自使用营养补充剂,特殊人群如孕妇用药需严格评估安全性。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