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龙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介入导管室是什么?

介入导管室是医疗机构中用于开展介入诊疗的专用场所,主要功能包括心血管疾病治疗、脑血管疾病诊疗、肿瘤介入治疗、其他系统疾病诊疗以及术中影像引导等。

1、心血管疾病治疗

介入导管室常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诊疗。例如冠状动脉造影可评估血管狭窄程度,支架植入术可改善心肌缺血,射频消融术可治疗房颤等心律失常问题。这类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2、脑血管疾病诊疗

在神经介入领域,可用于脑动脉瘤栓塞术、脑血管畸形栓塞等治疗。通过股动脉穿刺置入导管,将栓塞材料精准输送至病变部位,降低脑出血风险。相较于开颅手术,介入治疗具有明显优势。

3、肿瘤介入治疗

针对肝癌、肺癌等实体肿瘤,可进行动脉化疗栓塞术。导管超选择插入肿瘤供血动脉后,注入化疗药物和栓塞剂,既能阻断肿瘤血供,又能提高局部药物浓度。这种靶向治疗能减轻全身副作用。

4、其他系统疾病诊疗

包括呼吸道大出血的支气管动脉栓塞、肝硬化门脉高压的TIPSS分流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溶栓导管置入等。介入技术能解决多系统复杂病例,尤其适合无法耐受传统手术的患者。

5、术中影像引导

配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超声等影像设备,可实现实时动态成像。医生在X射线引导下精确操控导管走向,确保诊疗器械准确到达目标位置,显著提高手术安全性。

存在介入治疗需求时,建议在心血管科、介入放射科等专科医生评估后,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方案。术后需密切观察穿刺点出血情况,并按医嘱进行抗凝治疗和影像学复查。介入诊疗存在辐射暴露风险,孕妇等特殊人群需提前告知医生。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