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是由于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的夹角过小,压迫十二指肠水平部引起的机械性梗阻性疾病。患者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餐后上腹部胀痛、恶心呕吐,症状在仰卧位时可能加重,而俯卧位或侧卧位时可缓解。
该病的发生与局部解剖结构异常密切相关。正常情况下,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的夹角约为45度至60度,若夹角小于20度,可能导致十二指肠受压。常见诱因包括体重快速下降导致肠系膜脂肪垫减少、脊柱过伸体位使夹角变窄,以及先天性的血管解剖变异。患者进食后食物易在受压部位滞留,引发恶心、呕吐等高位肠梗阻症状,呕吐物中常含有胆汁样物质。
确诊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腹部CT血管成像可清晰显示血管与十二指肠的解剖关系。治疗方面,轻型患者可通过少食多餐、餐后采取膝胸位缓解症状,严重者可能需要肠内营养支持或外科手术松解压迫。日常需注意维持适当体重,避免突然大幅度减重,若反复出现进食后呕吐伴体重下降,建议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