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平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科

中医沉脉是什么意思?

沉脉是中医脉诊中常见的一种脉象,通常指脉搏位置较深,需用力按压才能触及。这种脉象多提示体内存在里证、寒证或正气不足等情况,具体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沉脉的形成主要与病邪内侵、气血运行不畅等因素有关。在里证中,外邪入里或脏腑功能失调会导致脉气内潜;寒性收引可使脉道紧缩,呈现沉紧之象;正气虚弱时气血鼓动无力,脉象亦表现为沉而无力。临床上沉脉常见于水肿、痰饮、阳虚等病症,如慢性肾炎患者可能出现沉细脉,脾胃虚寒者可见沉迟脉。诊脉时还需区分沉而有力与沉而无力,前者多为实证,后者多为虚证。

若自觉身体不适且脉象异常,建议及时就诊于正规中医医疗机构。专业中医师会通过四诊合参,结合舌象、症状、病史等信息进行辨证分析,避免仅凭单一脉象妄下结论。日常应注意保暖避寒,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以维持气血正常运行。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