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患者的尿常规检查通常可发现白细胞增多、红细胞升高、细菌计数异常等表现。这些指标变化与泌尿系统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密切相关,需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1、白细胞增多
尿液中白细胞计数超过5个/高倍视野提示存在炎症反应。中性粒细胞释放的酯酶会导致尿试纸检测呈现白细胞酯酶阳性,这是尿路感染的典型实验室特征。
2、红细胞升高
约30%-40%的尿路感染患者可见镜下血尿。当细菌侵袭尿路上皮引起黏膜损伤时,红细胞会通过受损的毛细血管进入尿液,但通常不伴随血凝块。
3、细菌计数增高
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菌落数≥10^5CFU/ml具有诊断价值。部分急性感染患者可能出现假阴性,必要时需进行二次培养或膀胱穿刺尿培养。
4、亚硝酸盐阳性
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杆菌能将尿中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该指标阳性提示存在细菌增殖,但阴性结果不能排除感染,因部分细菌缺乏硝酸盐还原酶。
5、尿蛋白及pH变化
约15%患者可见微量尿蛋白,尿pH值多呈碱性。这种改变与细菌分解尿素产生氨类物质有关,但特异性较低,需结合其他指标判断。
留取晨起清洁中段尿送检可提高检测准确性。若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典型症状伴随尿常规异常,建议及时到泌尿内科就诊。治疗期间应避免憋尿,保持会阴部清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