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导尿的注意事项通常包括严格无菌操作、控制导尿频率、观察尿液情况、保持导尿管清洁以及定期复诊等。具体操作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操作引发并发症。
1、严格无菌操作
操作前需用肥皂水或消毒液彻底清洁双手,并用碘伏消毒尿道口及周围皮肤。导尿管应选择一次性无菌产品,避免重复使用。操作过程中避免触碰导尿管前端,防止细菌带入尿道引发感染。
2、控制导尿频率
每日导尿次数需根据膀胱容量和排尿情况调整,通常间隔4-6小时一次。避免过度频繁导尿导致尿道黏膜损伤,也不可间隔过久造成膀胱过度充盈。夜间可根据尿量适当延长间隔时间,但需保持每日总导尿量不超过6次。
3、观察尿液情况
每次导尿需记录尿量、颜色及透明度。正常尿液应为淡黄色清亮液体,若出现血尿、浑浊尿或絮状沉淀,可能提示泌尿系感染或出血。导尿后若出现持续尿道灼痛、发热或腰痛,需立即就医排查肾盂肾炎等并发症。
间歇导尿期间应每日清洗会阴部并更换透气内裤,导尿管需存放在干燥清洁环境中。建议每3个月进行尿常规和膀胱功能评估,根据医生建议调整导尿方案。出现排尿困难加重或漏尿情况时,需及时联系专科医师调整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