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飞鹏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骨科

什么是颈椎椎管狭窄症?

颈椎椎管狭窄症是指颈椎椎管内的空间变窄,导致脊髓或神经根受压的一种疾病。该病通常与先天性椎管发育异常、退行性改变或外伤等因素有关,患者常表现为颈部疼痛、肢体麻木及运动障碍等症状。

1、定义与病因

颈椎椎管狭窄症主要由于椎管容积减少引起。先天性因素包括椎管发育性狭窄,这类患者椎管前后径较常人更短。后天性因素常见于颈椎退行性变,如椎间盘突出、黄韧带肥厚、椎体后缘骨赘形成等,这些病变会逐渐侵占椎管空间。此外,颈椎骨折、脱位等外伤也可能导致椎管结构改变。

2、临床表现

早期症状多表现为颈部僵硬和肩背酸痛,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上肢放射性疼痛、手指麻木等神经根受压症状。典型特征包括精细动作困难(如系纽扣)、行走不稳等脊髓受压表现,严重时可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存在Lhermitte征,即颈部前屈时出现电击样麻木感向下肢传导。

3、诊断与治疗

诊断需结合颈椎X线、CT及MRI检查,MRI能清晰显示脊髓受压程度。治疗根据病情选择保守或手术方式,轻症患者可采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配合颈椎牵引、理疗等物理治疗。对于存在明显脊髓压迫或保守治疗无效者,需行椎管扩大成形术等手术治疗。

日常应注意避免颈部过度负荷活动,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枕头,维持正确坐姿。若出现进行性加重的肢体无力或感觉异常,应及时到脊柱外科就诊,通过规范诊疗可有效改善症状并预防神经功能进一步损伤。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