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媛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口腔科

口腔颌面部手术术区消毒包括什么?

口腔颌面部手术术区消毒通常包括消毒范围、消毒剂选择、消毒方法、消毒顺序以及注意事项等内容。具体操作需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情况调整,确保无菌操作。

1、消毒范围

以手术切口为中心,向外扩展15~20厘米的区域。对于口腔内手术,需覆盖整个口腔黏膜及周围皮肤;面部手术需包括手术区域及相邻部位。范围过小可能增加感染风险,过大则可能刺激健康组织。

2、消毒剂选择

成人常用0.5%碘伏或2%碘酊联合75%乙醇,儿童或黏膜敏感区域宜用0.1%苯扎氯铵。特殊情况下如碘过敏者,可选用氯己定溶液。消毒剂需具备广谱抗菌性且对组织刺激性小的特性。

3、消毒方法

采用由内向外、单向涂擦的消毒方式。口腔内操作时,使用卵圆钳夹持浸透消毒剂的棉球,从术区中心呈螺旋式向外扩展。面部皮肤消毒需保持敷料适当湿润,避免液体流入眼、鼻腔,黏膜区域需降低消毒剂浓度。

4、消毒顺序

先进行口腔内消毒再处理面部皮肤。复杂手术需分三次消毒,首次广范围消毒后铺巾,二次重点消毒术区,术前再次强化消毒。感染性病灶应按照"清洁区向污染区"的顺序处理。

5、注意事项

操作前需确认患者过敏史,眼部需用凡士林纱布保护。消毒剂应现用现配,棉球湿度以不滴液为宜。消毒后需等待足够时间(碘制剂需1-2分钟)充分发挥杀菌作用,再铺无菌巾单。

实施消毒时应严格遵循无菌技术规范,操作者需穿戴无菌手套,每遍消毒更换消毒器械。术后需观察术区有无红肿、渗出等感染征象,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并加强抗感染治疗。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