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军平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什么是阵发性咳嗽?

阵发性咳嗽是一种突然发作、反复出现的咳嗽症状,多由呼吸道受刺激或疾病因素引发。其特征表现为咳嗽频繁、持续时间短且难以控制,可能伴随胸闷或气促等不适。

1、特征表现

阵发性咳嗽通常表现为突发性剧烈咳嗽,发作时连续多次咳嗽且难以抑制,可能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患者在咳嗽间隙期可能无显著症状,但发作期常伴有咽喉痒感、呼吸不畅,严重时可引发呕吐或尿失禁。夜间或晨起时症状易加重,影响睡眠质量。

2、常见原因

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支气管炎是主要诱因,病原体刺激气道黏膜引发防御性咳嗽。过敏体质者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时,可能出现过敏性咳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气道高反应性会导致反复发作。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胃酸刺激咽喉部也可能诱发此类咳嗽。

3、处理方式

明确诊断需通过胸部X线、肺功能检测或过敏原筛查。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右美沙芬糖浆、复方甲氧那明胶囊等镇咳药物,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适用于哮喘患者。日常需保持室内湿度适宜,避免接触冷空气、烟雾等刺激因素,过敏患者应做好环境防护。

出现阵发性咳嗽应及时呼吸内科就诊,完善相关检查排除肺结核、支气管肿瘤等严重疾病。咳嗽持续2周以上或伴随咯血、消瘦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明确病因。治疗期间应严格遵循医嘱用药,避免自行服用抗生素或强效镇咳药物掩盖病情。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