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作为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一般具有储存食物、分泌胃液、消化分解、杀灭细菌以及排空食物等生理功能和作用。
1、储存食物
胃的贲门部具有舒张功能,进食后能暂时容纳摄入的食物,通过胃壁肌肉的舒张调节容量,为后续消化吸收提供缓冲时间。正常成年人胃容量约为1500毫升,餐后可持续储存食物4-6小时。
2、分泌胃液
胃黏膜每天分泌约1.5-2.5升胃液,主要成分为盐酸、胃蛋白酶原、黏液和内因子。其中胃酸能激活胃蛋白酶原,黏液形成保护屏障防止胃壁被自身消化,内因子则协助维生素B12的吸收。
3、消化分解
通过胃壁肌肉的节律性收缩实现机械性消化,将食物研磨成食糜。化学性消化主要依赖胃酸和胃蛋白酶,可将蛋白质分解为多肽和氨基酸,其中胃蛋白酶在pH值1.5-2.0时活性最强。
4、杀灭细菌
胃酸维持胃内pH值在0.9-1.5之间,这种强酸环境能有效灭活随食物摄入的多数病原微生物,如幽门螺杆菌以外的细菌、病毒等,构成消化道的第一道化学屏障。
5、排空食物
胃窦部通过规律性蠕动将食糜分批推送至十二指肠,排空速度受食物性状影响,流体食物约需1-2小时,固体食物需3-5小时。神经和体液因素共同调节排空速率,保证肠道消化吸收效率。
日常应注意规律进食,避免暴饮暴食或空腹时间过长。若出现持续性胃痛、反酸、嗳气等症状,建议及时进行胃镜检查,排除胃炎、胃溃疡等器质性病变。注意饮食卫生,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有助于维持胃的正常生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