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体重不达标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治疗原发病、促进消化吸收、营养补充以及医疗干预等方式进行改善。家长需根据具体原因,在医生指导下采取针对性措施。
1、调整喂养方式
母乳喂养不足时可增加哺乳次数至每日8-12次,每次保证有效吸吮15分钟以上。配方奶喂养需按标准比例冲调,4-6月龄后及时添加含铁米粉等辅食,保证每日总奶量600-800ml。
2、治疗原发病
针对呼吸道感染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颗粒等抗生素;甲状腺功能低下需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进行替代治疗。慢性腹泻患儿需及时纠正脱水并治疗肠道感染。
3、促进消化吸收
可遵医嘱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乳糖不耐受患儿需改用无乳糖配方奶,同时保证辅食中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合理配比。
4、营养补充
对于早产儿或严重营养不良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母乳强化剂或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缺锌患儿需补充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贫血患儿需服用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
5、医疗干预
重度营养不良患儿需住院进行营养支持治疗,通过静脉输注葡萄糖注射液、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等维持基本营养需求,待胃肠功能恢复后逐步过渡至肠内营养。
建议家长定期使用标准体重秤测量并记录生长曲线,每周固定时间称重1次。若连续2个月体重增长不足500克或低于同月龄标准值15%,应及时就诊儿科营养门诊。喂养调整需循序渐进,避免短时间内过度增加喂养量导致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