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毕伟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肿瘤科

什么是肝细胞性肝癌?

肝细胞性肝癌是原发性肝癌中最常见的类型,起源于肝脏的肝细胞,主要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病等因素有关。其发展过程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需通过医学检查确诊。

1、病因与危险因素

肝细胞性肝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慢性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主要病因,病毒长期损伤肝细胞导致基因突变。长期酗酒引起的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导致的肝硬化也是高危因素。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摄入、遗传代谢性疾病如血色病等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2、症状与诊断

早期患者可能仅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随着肿瘤进展,会出现右上腹持续性钝痛、体重下降、皮肤巩膜黄染等症状。医学诊断需结合甲胎蛋白检测,超声、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可显示肝脏占位性病变,病理活检能明确细胞学特征。

3、治疗与管理

根据肿瘤分期选择治疗方案。早期局限病灶可通过肝切除术或肝移植根治,局部消融治疗适用于直径小于3厘米的肿瘤。中晚期患者可采用经动脉化疗栓塞、靶向药物治疗如索拉非尼、仑伐替尼等。免疫治疗药物如帕博利珠单抗也逐渐应用于临床,同时需配合营养支持和疼痛管理。

日常需注意避免摄入霉变食物,肝炎患者应定期复查肝脏超声。存在肝硬化等基础肝病的人群需严格戒酒,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病毒或保肝治疗。出现持续性肝区疼痛、不明原因消瘦等情况应及时到肝胆外科就诊,通过增强CT等检查明确诊断。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