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平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科

后背沉痛中医如何解释?

后背沉痛在中医理论中可能与寒湿侵袭、气滞血瘀、肝肾不足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通过中药或针灸等方式进行调理。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至正规中医机构就诊。

1、寒湿侵袭

外感寒湿邪气易导致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湿性重浊粘滞,寒主收引,两者结合会使背部肌肉僵硬疼痛。患者常伴有畏寒、遇冷加重、舌苔白腻等症状。临床可通过艾灸、拔罐等温通经络的方法祛除寒湿,或遵医嘱使用羌活胜湿汤、独活寄生汤等方剂。

2、气滞血瘀

长期姿势不良、情绪抑郁或外伤劳损,会导致局部气血运行受阻形成瘀滞。疼痛特点为固定刺痛,夜间加重,可能伴随舌质紫暗有瘀斑。治疗常用血府逐瘀汤加减,配合推拿手法疏通膀胱经,日常可进行八段锦等导引锻炼改善气血循环。

3、肝肾不足

肝肾亏虚时精血不能濡养筋骨,尤其肾阳虚衰无法温煦腰府,常见于中老年人群。症状多见晨起僵硬、酸软无力、劳累后加剧,伴有耳鸣、膝软等症。治疗需补益肝肾,常用金匮肾气丸、左归丸等方剂,同时配合督脉灸法提升阳气。

出现后背沉痛症状时,需注意避免久坐久站,保持正确姿势,阴雨天气注意肩背部位保暖。建议在专业中医师辨证后,根据体质类型选择中药、针灸、推拿等综合治疗方案,切忌自行盲目服用补益类药物,以免加重体内邪气。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