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龙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如何正确解读血压值?

血压值的正确解读需要结合正确测量方法、多次测量结果以及个体健康状况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通常需注意测量姿势、时间、设备校准等细节,并排除干扰因素,才能准确判断血压水平是否正常。

正确解读血压值首先要确保测量方法正确。测量时应保持坐姿端正,手臂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使用经过校准的电子血压计或标准水银血压计。袖带尺寸需适合上臂围,测量前30分钟避免吸烟、饮酒、运动或摄入咖啡因。首次测量建议检测双上肢血压,若两侧差值超过15mmHg,需排查血管病变可能。

其次要关注多次测量结果。单次血压升高不能直接诊断为高血压,需非同日三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才能确诊。对于家庭自测血压,正常值标准为小于135/85mmHg。动态血压监测能更全面反映昼夜节律,日间平均血压应小于135/85mmHg,夜间小于120/70mmHg。部分人群可能出现白大衣性高血压或隐匿性高血压,需结合不同场景测量数据判断。

血压解读还需结合个体情况。老年人因动脉硬化可能出现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孕妇需警惕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血压值需与临床症状关联,如头晕、头痛等症状伴随血压显著升高时提示急症可能。对于已确诊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值需根据年龄、合并症等制定,普通患者建议降至小于140/90mmHg,合并糖尿病或肾病者应小于130/80mmHg。

日常应定期监测血压,记录测量时间和数值。发现血压异常波动或持续超标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系统评估。高血压患者需遵医嘱规范治疗,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同时注意低盐饮食、规律作息等生活方式干预。血压计建议每年校准一次,测量结果异常时应复核设备准确性。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