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龙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有哪些分型?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主要分为二度Ⅰ型(莫氏Ⅰ型)、二度Ⅱ型(莫氏Ⅱ型)以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三种类型,具体分型需结合心电图特征及临床表现综合判断。若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此类型也称为文氏型阻滞,典型表现为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出现一次心房激动未能下传至心室,导致QRS波群脱落。常见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心肌炎或药物影响(如洋地黄类药物)等情况。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或出现心悸、乏力等表现。一般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停用相关药物或控制感染,多数情况下无需植入起搏器。

2、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此类型表现为PR间期固定不变,但间歇性出现QRS波群脱落,通常提示房室结以下传导系统病变,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如心肌梗死、心肌纤维化等。患者可能出现头晕、黑矇甚至晕厥等症状。由于其进展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风险较高,常需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治疗,同时需积极治疗原发心脏疾病。

3、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当连续两个或多个P波不能下传心室时称为高度阻滞,属于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特殊类型。心电图显示房室传导比例≥3:1,可能伴随逸搏心律。常见于严重心肌病变或传导系统退行性变。此类患者发生血流动力学障碍的风险显著增加,需紧急评估并植入临时或永久起搏器,同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出现心慌、晕厥等症状时,建议立即进行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检查。确诊后需严格遵医嘱治疗,避免剧烈运动或自行调整药物,定期复查心电图评估病情进展。急性发作伴意识丧失者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