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眼角裂口可能是由外伤、感染、慢性炎症等原因引起的。若出现此类情况,需根据具体原因选择处理方式,并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外伤
外眼角皮肤较薄,受到擦伤、划伤或外力撞击后容易形成裂口。轻微外伤可能仅表现为局部红肿或渗血,需立即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伤口,避免污染。随后可涂抹抗生素软膏如红霉素眼膏预防感染,并用无菌纱布覆盖保护创面。
2、感染
细菌或真菌感染可能导致眼角皮肤破溃。伴随黄色分泌物、结膜充血等症状时,可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抗菌药物。若出现白色伪膜或瘙痒明显,需考虑真菌感染可能,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真菌药物。
3、慢性炎症
睑缘炎或过敏性结膜炎长期刺激会导致皮肤屏障受损。此类患者常伴有眼痒、反复脱屑等症状,需使用氟米龙滴眼液等抗炎药物,同时配合人工泪液保持眼部湿润。日常需注意避免揉眼,减少化妆品使用。
若裂口持续不愈超过一周,或伴有视力下降、剧烈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诊眼科。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擅自使用激素类药膏,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血糖控制。日常需佩戴防护眼镜避免二次损伤,保持规律作息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