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平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科

体寒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体寒可能与阳气不足、气血虚弱、寒邪侵袭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原因。长期处于体寒状态可能引发多种不适症状,需根据具体诱因进行调理或治疗。

1、阳气不足

中医认为阳气具有温煦作用,若存在先天禀赋不足、久病耗损或年老体衰等情况,可能导致阳气亏虚,无法温养肢体脏腑,从而出现畏寒怕冷、四肢不温等症状。此时可遵医嘱服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附子理中丸等中成药进行调理,日常可适当进食羊肉、韭菜等温补类食物。

2、气血虚弱

长期过度劳累、营养不良等因素可能造成气血生化不足,气血运行不畅时肢体末端供血减少,易出现手足冰凉、疲倦乏力等体寒症状。此类人群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八珍汤、十全大补丸、人参养荣丸等药物补益气血,平时可适当食用红枣、桂圆等食材辅助改善体质。

3、寒邪侵袭

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或经常进食生冷食物,可能导致寒邪侵入体内并滞留于经络脏腑,阻碍阳气升发和气血运行,表现为全身发冷、关节冷痛等症状。通常需要遵医嘱采用艾附暖宫丸、桂枝汤、麻黄汤等方剂散寒祛邪,同时需注意加强腰腹部保暖,避免淋雨涉水。

若体寒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月经不调、关节疼痛等异常表现,建议到中医科进行脉诊、舌诊等检查。日常需避免熬夜和过度节食,冬季外出时可佩戴手套、围巾等防寒物品,饮食上需减少冰淇淋、冷饮等寒凉食物的摄入量。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