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诗峰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脱敏治疗如何进行?

脱敏治疗一般包括过敏原检测、剂量递增、维持治疗、给药方式以及定期复查等步骤。该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通过逐渐增加过敏原暴露量来改善机体耐受性,从而缓解过敏症状。

1、过敏原检测

首先通过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明确致敏物质,这是制定个体化脱敏方案的基础。检测结果可帮助医生确定引发过敏反应的主要抗原种类及其敏感程度。

2、剂量递增阶段

初始治疗采用极低浓度过敏原提取物,皮下注射或舌下含服。每周递增剂量,此阶段持续3-6个月,使免疫系统逐渐适应过敏原刺激,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局部红肿或全身过敏反应。

3、维持治疗期

达到目标剂量后进入维持阶段,皮下注射通常每4-6周给药1次,舌下含服需每日用药。该阶段持续3-5年,通过规律接触维持免疫耐受,约70%患者在此阶段症状明显缓解。

4、给药方式选择

皮下注射需在医疗机构进行,由专业人员操作并观察30分钟。舌下含服可居家用药,将药液滴于舌下保持2分钟后吞咽,更适合儿童或对注射恐惧者,但用药依从性要求更高。

5、定期疗效评估

每3-6个月需进行症状评分和肺功能检测,通过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鼻炎、哮喘等症状改善程度。部分患者需调整剂量或联合抗组胺药物,治疗期间应避免接触其他过敏原。

进行脱敏治疗期间,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的剂量和频次,注射治疗后需留观30分钟以防急性过敏反应。建议记录每次治疗后的局部和全身反应,复诊时携带用药记录本供医生参考。治疗过程中如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严重反应,应立即就医。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