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琳玲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  妇科

月经是如何形成的?

月经的形成与女性生殖系统的周期性变化密切相关,主要受激素调控和子宫内膜反应的影响。通常可分为激素调节、内膜增生、内膜脱落三个阶段,具体机制涉及多个生理过程协同作用。

1、激素调节

月经周期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控。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刺激垂体分泌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这些激素促使卵巢内卵泡发育并分泌雌激素,当雌激素水平达到峰值时会触发排卵,排卵后卵泡转化为黄体并分泌孕激素。

2、内膜增生

在雌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基底层细胞增殖修复,内膜厚度从1-2mm增至5-7mm。血管和腺体数量显著增加,形成富含养分的功能层。此过程持续约14天,为受精卵着床做准备。

3、内膜脱落

若未受孕,黄体在排卵后14天左右退化,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骤降。失去激素支持的内膜功能层螺旋动脉痉挛收缩,导致内膜缺血坏死。随后血管扩张破裂,坏死组织与血液混合排出,形成经血。此过程通常持续3-7天,出血量约20-60ml。

月经周期异常可能提示内分泌紊乱或生殖系统疾病。若出现周期短于21天或长于35天、经期超过7天、经量突然增减50%以上等情况,建议及时到妇科进行性激素六项检测和超声检查。日常应注意记录月经周期特征,避免过度节食或精神压力影响内分泌平衡。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