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的临床表现因感染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通常包括全身症状、呼吸系统症状以及其他系统症状等。具体表现如下:
1、全身症状
结核病患者常出现长期低热,体温多波动于37-38℃,午后或傍晚开始升高,晨起降至正常。伴随盗汗,表现为夜间睡眠时大量出汗,严重者可浸湿衣物。此外,患者可能出现持续乏力、食欲减退及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月经失调。
2、呼吸系统症状
肺结核最为常见,典型表现为咳嗽持续2周以上,初期为干咳,后期可能咳出黄白色黏痰。约1/3患者出现痰中带血或咯血,胸膜受累时可出现针刺样胸痛,深呼吸或咳嗽时加重。病变广泛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可见杵状指等体征。
3、其他系统症状
淋巴结结核表现为颈部无痛性肿块,肠结核引发右下腹疼痛及腹泻,结核性脑膜炎伴随剧烈头痛和喷射状呕吐,骨结核多出现脊柱畸形和活动受限,肾结核则表现为血尿、尿频及腰痛。部分患者可出现结节性红斑等皮肤损害。
当出现持续咳嗽、低热、盗汗等症状超过两周时,应及时到感染科或呼吸科就诊。临床医生会通过结核菌素试验、γ-干扰素释放试验、影像学检查和病原学检测进行诊断,确诊后需遵循早期、规律、全程的抗结核治疗原则。治疗期间需加强营养支持,注意隔离防护,定期复查肝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