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发烧时退烧针的选择需根据具体病情决定,常用的注射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液等,但需严格遵医嘱使用。若体温未超过38.5℃且精神状态良好,通常建议优先采取物理降温。
1、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
该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解热作用,适用于中低度发热且无法口服药物者。需注意24小时内注射不超过4次,肝功能异常者慎用,可能引起皮疹等过敏反应。
2、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
含氨基比林和安替比林成分,解热镇痛作用较强,适用于39℃以上高热。但可能引发粒细胞减少,连续使用不宜超过3天,用药期间需监测血常规。
3、地塞米松注射液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仅限感染性高热且伴随严重炎症反应时短期使用。可能引起血糖升高、免疫抑制等副作用,非感染性发热禁用,糖尿病患者需谨慎使用。
4、赖氨匹林注射液
为阿司匹林与赖氨酸复合制剂,适用于急性高热且伴头痛症状者。可能诱发消化道出血,有胃溃疡病史者禁用,用药后需观察有无黑便等异常情况。
5、柴胡注射液
中药制剂具有疏风解热功效,适用于病毒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可能出现寒战、心悸等不良反应,过敏体质者慎用,不能与其他药物混合注射。
使用退烧针后需密切观察体温变化,每30分钟测量一次直至体温平稳。若注射后4小时内体温复升,不宜重复给药,应及时就医排查病因。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女性应主动告知医生身体状态,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胎儿或婴儿的药物。退烧治疗需配合病因治疗,如细菌感染需联合抗生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