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平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科

积滞是什么意思?

积滞是中医术语,指饮食停滞于胃肠导致消化功能异常的病理状态,多由饮食不节或脾胃虚弱引起。这种情况常见于小儿,成人也可能因饮食不当而出现类似症状。

积滞的发生主要与饮食过量、食用难以消化的食物或脾胃运化功能减弱有关。当摄入的食物超过脾胃的消化能力时,未完全消化的食物会滞留在胃肠道,产生腹胀、腹痛等症状。典型表现包括腹部胀满、打嗝带有酸腐味、大便酸臭或便秘,婴幼儿可能出现夜间哭闹、手足心热等情况。长期积滞可能影响营养吸收,导致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等营养不良症状。

日常应注意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多摄入油腻、生冷食物。婴幼儿喂养需遵循渐进添加辅食的原则,每次喂食不宜过饱。若出现持续腹胀、食欲减退超过3天,或伴有发热、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到中医科就诊。治疗方面通常采用消食导滞的中药调理,但具体用药需经专业医师辨证后开具处方。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