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佳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消化科

胆汁淤积症有哪些治疗方法?

胆汁淤积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原发病治疗、日常护理以及其他治疗等,需根据具体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建议患者尽早就医,由医生制定个体化方案。

1、药物治疗

对于胆汁淤积症,常使用促进胆汁排泄或改善代谢的药物。例如,熊去氧胆酸可增加胆汁酸分泌,减少肝细胞损伤;腺苷蛋氨酸能调节肝细胞膜流动性,改善胆汁排泄;考来烯胺可与胆汁酸结合,缓解皮肤瘙痒等症状。需遵医嘱规范用药。

2、手术治疗

若存在胆道梗阻,如结石、肿瘤或狭窄,可能需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胆管支架植入术等解除梗阻。对于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是最终治疗手段。

3、原发病治疗

需针对引起胆汁淤积的基础疾病进行干预。例如病毒性肝炎患者需抗病毒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需使用糖皮质激素;妊娠期胆汁淤积症需密切监测并及时终止妊娠。

4、日常护理

建议低脂饮食,避免油腻食物加重胆汁排泄负担。适当补充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K。严格戒酒,保持规律作息,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

5、其他治疗

严重瘙痒患者可进行血浆置换或血液净化治疗。光疗有助于分解皮肤中沉积的胆盐,缓解瘙痒症状。皮肤保湿护理可减少抓挠导致的继发感染。

患者需定期复查肝功能、胆汁酸、凝血功能等指标。若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加重、腹痛发热、意识障碍等表现,应立即就诊。治疗期间避免自行服用中药或保健品,以免加重肝脏负担。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