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框架眼镜矫正、角膜接触镜矫正、药物治疗、角膜塑形镜矫正以及手术治疗等,需根据患者年龄、近视程度及用眼需求进行选择。
1、框架眼镜矫正
框架眼镜是最常见且安全的矫正方式,通过凹透镜片使光线折射后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改善视力。适用于各年龄段患者,尤其儿童青少年需定期更换镜片以适应度数变化。
2、角膜接触镜矫正
包括软性隐形眼镜和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RGP),可直接贴附于角膜表面矫正视力。需注意每日佩戴时间不宜超过8小时,并严格遵循护理流程预防感染。
3、药物治疗
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可通过调节睫状肌张力延缓近视进展,适用于近视增长较快的儿童。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可能出现瞳孔散大、畏光等副作用。
4、角膜塑形镜矫正
夜间佩戴的特殊硬性角膜接触镜,通过暂时改变角膜曲率实现日间裸眼视力清晰。适用于600度以下近视患者,需严格进行角膜地形图等检查评估适配性。
5、手术治疗
成年患者度数稳定后,可选择激光角膜切削术(如全飞秒SMILE)或眼内晶体植入术(ICL)。前者通过改变角膜屈光力矫正视力,后者适合超高度近视或角膜偏薄者,需通过全面术前检查评估手术风险。
近视患者应每半年进行验光检查,青少年建议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日常需保持正确用眼姿势,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手术矫正需年满18岁且近两年度数增长不超过50度,具体方案需经专业眼科医生评估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