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媛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口腔科

龋齿是怎么回事?

龋齿是怎么回事?

龋齿通常与细菌感染、饮食因素、口腔卫生不良、牙齿结构问题以及时间积累等原因有关。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导致牙体组织持续破坏,建议尽早就诊处理。

1、细菌感染

口腔中的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等致病菌会分解食物残渣中的糖分,产生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长期作用于牙面,可导致牙釉质脱矿,形成龋洞。这类细菌常聚集在牙菌斑中,是龋齿发生的必要条件。

2、饮食因素

频繁摄入高糖食物(如糖果、糕点)或碳酸饮料,会为致龋菌提供充足代谢底物。糖类物质经细菌发酵后产生的有机酸,可使牙齿表面pH值降至临界点以下,加速牙体硬组织溶解。夜间进食后未清洁口腔更易致龋。

3、口腔卫生不良

刷牙方式不当、未使用牙线清洁邻面,会导致牙菌斑生物膜持续存在。菌斑中的微生物代谢活动会加剧矿物质流失,尤其容易发生在磨牙窝沟、邻接面等不易清洁部位。牙石沉积也会刺激牙龈,形成利于细菌滋生的环境。

4、牙齿结构问题

先天牙釉质发育不全、矿化不良的牙齿更易被腐蚀。牙齿排列不齐造成的邻面拥挤,会使食物嵌塞难以清除。氟斑牙等结构异常情况,也可能增加患龋风险。

5、时间因素

龋齿形成需要致病因素持续作用数月甚至数年。从早期脱矿到形成明显龋洞,整个过程存在可逆阶段。定期口腔检查能及时发现白垩斑等早期病变,通过再矿化治疗可阻断病情发展。

出现牙齿颜色改变、冷热敏感或进食疼痛时,应及时到口腔科就诊。日常应坚持早晚用含氟牙膏刷牙,配合牙间隙刷清洁邻面,每年进行1-2次专业洁牙。控制甜食摄入频率,餐后及时漱口,有助于降低龋齿发生风险。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