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抓病的症状主要包括皮肤局部损伤、淋巴结肿大以及全身性反应等。该病由汉赛巴尔通体感染引起,需根据具体表现进行针对性处理。
1、皮肤局部损伤
被猫抓伤或咬伤后,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红斑、丘疹或水疱,通常无痛痒感。皮损常见于手臂、颈部等暴露部位,约3-10天后可自行结痂,但可能伴随轻微渗出。
2、淋巴结肿大
这是最具特征性的症状,多发生在受伤部位近端的淋巴结。如手部受伤可见腋窝淋巴结肿大,呈现单侧性、触痛明显的包块,直径约1-5厘米,约10%患者可能出现化脓。肿大淋巴结通常持续2-4个月逐渐消退。
3、全身症状
约半数患者会出现38℃左右的发热,可能伴有头痛、乏力等流感样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儿童病例中约5%会出现眼部的帕里诺眼腺综合征,表现为结膜炎伴耳前淋巴结肿大。
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出现肝脾肿大、脑炎等严重并发症。若出现持续发热超过一周、淋巴结进行性肿大或意识改变等情况,应及时到感染科就诊。日常接触猫咪后应及时清洗消毒伤口,被幼猫抓伤后需特别注意观察身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