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难受可能与生理性原因有关,也可能是冠心病、心律失常、哮喘等疾病因素所致,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生理性原因通常与情绪波动或过度劳累相关,而病理性原因需通过检查才能确诊。
1、生理性原因
情绪紧张、焦虑或剧烈运动可能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引起心跳加快、胸闷等不适感。这种情况一般通过休息、深呼吸或调整情绪后可逐渐缓解,通常无需特殊治疗。
2、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会造成心肌供血不足,尤其在活动时可能出现心前区压榨样疼痛,可能伴随冷汗、肩背部放射痛。患者需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硝酸甘油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改善心肌供血。
3、心律失常
房颤、室性早搏等心脏电活动异常会导致心悸、心跳沉重感,严重时可出现头晕或晕厥。临床常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盐酸胺碘酮片、盐酸普罗帕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
4、哮喘
支气管痉挛发作时可能因缺氧出现胸闷、心悸等不适,典型表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伴哮鸣音。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等药物控制症状。
若频繁出现心难受症状,特别是伴随胸痛、呼吸困难或意识改变时,应及时到心血管内科或呼吸科就诊。日常需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肥胖患者需通过饮食控制和适度运动维持健康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