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呼吸是一种紧急急救措施,通过口对口或使用辅助设备向患者肺部输送氧气,以维持其呼吸功能。该方法常用于心脏骤停、溺水、窒息等导致呼吸停止的情况,主要是为了为患者争取抢救时间。
实施人工呼吸时需首先确保环境安全,检查患者意识和呼吸情况。若患者无反应且无正常呼吸,应立即呼救并开始心肺复苏。操作者需开放患者气道,捏住其鼻孔,用口完全包住患者口部进行吹气,每次吹气时间约1秒,观察到胸廓抬起即可。成人每5-6秒给予1次人工呼吸,儿童则每3-5秒1次。使用呼吸膜或面罩等防护设备可降低感染风险。对于存在面部外伤或无法打开口腔的情况,可采用口对鼻人工呼吸法。
进行人工呼吸时需注意避免过度通气,防止胃内容物反流。施救过程中要持续观察患者胸廓起伏情况,并及时判断自主呼吸是否恢复。未经专业培训的人员建议优先进行胸外按压,现代急救指南强调高质量胸外按压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人工呼吸技术需通过正规急救培训,普通民众可参加红十字会等机构组织的急救课程系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