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病症的症状主要包括对健康的过度担忧、反复就医、对身体感觉的过度关注以及伴随的焦虑或抑郁情绪,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心理评估。
疑病症患者通常表现为对身体健康的持续担忧,即使医学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仍坚信自己患有严重疾病。这种担忧可能导致反复就医或频繁更换医生,试图寻找自己患病的证据。部分患者会过度关注身体的细微变化,如轻微疼痛或心跳变化,并将其视为重大疾病的征兆。
1、过度担忧健康
患者可能对自身健康产生不合理的恐惧,如持续担心患有癌症、心脏病等严重疾病。这种担忧通常与实际情况不符,且无法通过医生解释或检查结果缓解。
2、反复就医行为
患者可能频繁进行医学检查,即使多次检查结果正常仍会继续求医。部分患者会因不同症状辗转多个科室就诊,产生大量不必要的医疗支出。
3、身体过度关注
对心跳、呼吸或皮肤状况等生理现象异常敏感,可能将正常的生理反应误解为疾病征兆,如将运动后的心跳加快视为心脏病发作迹象。
4、伴随情绪问题
常合并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可能出现失眠、食欲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影响工作和社交功能。
若出现上述症状超过6个月且影响正常生活,建议前往精神心理科就诊。认知行为疗法和抗焦虑药物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效果较好,早期干预有助于改善预后。日常可通过正念训练缓解焦虑,但需避免自行查阅医学资料加重疑病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