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龙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心动过缓原因及治疗措施是什么

心动过缓原因及治疗措施是什么

心动过缓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窦房结功能异常、心肌缺血、药物影响等病理性原因有关,需根据具体病因选择相应的治疗措施。常见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对因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生理性原因

运动员、老年人或睡眠状态时,可能因心脏功能较好或代谢率较低而出现生理性心动过缓,通常无需特殊治疗。日常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保持规律作息即可。若伴随头晕、乏力等症状,可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评估。

2、窦房结功能异常

心脏传导系统退行性病变或炎症损伤窦房结时,会导致起搏功能障碍,出现持续心率低于50次/分。此时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治疗方案,轻症可观察随访,严重者需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合并急性心肌炎时可短期使用阿托品注射液提升心率。

3、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供血不足时,可能引发心脏传导异常。患者常伴有胸痛、气促等典型症状,可通过冠脉造影确诊。治疗需遵医嘱使用硝酸甘油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改善心肌供血,必要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4、药物影响

长期服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地高辛片等药物可能抑制心脏自律性。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定期复查心电图。突发严重心动过缓时应立即停用相关药物,并及时静脉注射异丙肾上腺素抢救。

出现心动过缓时应避免自行服用加快心率的药物,特别是合并高血压或心律失常者。建议尽早就医完善心脏超声、电解质检测等检查,由心血管专科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日常需戒烟限酒,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定期监测心率和血压变化。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