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钙化灶是否需要治疗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多数情况下属于陈旧性病变,无需特殊处理;若伴随活动性病变,则需针对性治疗。
1、陈旧性钙化灶
肺部钙化灶多由结核感染、肺炎等疾病愈合后遗留,钙盐沉积形成稳定病灶。此类钙化灶通常直径小于3厘米,边界清晰且无血流信号,胸部CT随访无形态变化,属于良性改变,一般无需药物或手术治疗。
2、活动性病变共存
约5%-10%的钙化灶可能合并活动性结核、真菌感染或肿瘤性病变。若CT显示钙化灶周围出现磨玻璃影、卫星灶或纵隔淋巴结肿大,伴随咳嗽、低热、盗汗等症状时,需完善结核菌素试验、痰培养等检查,确诊后需进行抗结核治疗或抗感染治疗。
3、特殊形态钙化
对于形态不规则、伴有毛刺征或短期内快速增大的钙化灶,需警惕肺癌可能。建议进行增强CT、PET-CT或穿刺活检,若确诊为恶性病变,需根据分期选择手术切除、放疗或靶向治疗。
发现肺部钙化灶建议每年进行低剂量CT随访,观察病灶稳定性。若出现咳嗽加重、咯血或体重下降等症状,应及时胸外科或呼吸科就诊。日常需戒烟并避免粉尘暴露,用药治疗需严格遵循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