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佳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消化科

保留灌肠有哪些注意事项

保留灌肠有哪些注意事项

保留灌肠的注意事项主要包括体位选择、药液温度控制、灌注速度、保留时间以及操作后观察等,需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规范进行。具体操作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体位选择

灌肠前患者通常采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贴近腹部,便于药液顺利流入乙状结肠和降结肠。操作完成后可适当垫高臀部,维持药液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对于行动不便或病情特殊的患者,需根据医嘱调整体位。

2、药液温度控制

灌肠液温度需维持在38℃-40℃,避免过冷刺激肠道引起痉挛,或过热导致肠黏膜损伤。可使用水温计测量,药液配置后需充分摇匀,确保温度均匀。若药液为混悬剂,需遵医嘱提前摇匀。

3、灌注速度与保留时间

灌注时应使用专用灌肠袋,通过调节器控制流速在每分钟60-80滴。灌注后需保持药液在肠道内至少1小时,以达到局部治疗作用。若出现强烈便意,可通过深呼吸缓解,必要时联系医护人员调整药量。

操作后需观察排便情况,记录药液排出时间及残留量。若灌肠后出现剧烈腹痛、血便或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保留灌肠属于医疗操作,不建议自行在家实施,需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并由专业医务人员执行。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