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状腺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通常发生于胃肠道黏膜,尤其是结肠和直肠部位。其形态以管状腺体结构为主,表面光滑或呈分叶状,多数直径小于2厘米,颜色可呈红色或粉红色,质地较软。
管状腺瘤的形成与基因突变、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及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显微镜下可见腺体排列密集,细胞分化良好,但部分可能伴有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随着体积增大或存在绒毛成分时,癌变风险会显著增加,这类情况称为管状绒毛状腺瘤。临床常见症状包括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等,但较小病灶往往无症状,多在肠镜检查时偶然发现。诊断需依靠病理活检确认,电子结肠镜是主要检查手段。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结肠镜筛查,尤其是有肠道肿瘤家族史者。发现管状腺瘤后应及时切除,并遵医嘱每3-5年复查。日常生活中需保持高纤维饮食,限制红肉摄入,避免吸烟酗酒,以降低肿瘤复发和癌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