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躁症在临床上称为躁狂发作,属于双相情感障碍的一种表现,其症状通常包括情绪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睡眠需求减少以及冲动行为等。具体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需结合专业评估进行判断。
1、情绪高涨
患者常表现出异常愉悦或易激惹状态,可能因小事突然兴奋或愤怒。这种情绪与实际情况不符,且持续时间较长,例如连续数天处于亢奋状态,甚至因过度自信而做出不切实际的决定。
2、思维奔逸
患者的思维速度加快,表现为语速急促、话题跳跃性强,可能同时讨论多个无关主题。部分患者会出现思维内容夸大,例如坚信自己拥有特殊才能或巨额财富,严重时可能达到妄想程度。
3、活动增多
患者精力异常旺盛,可能同时进行多项活动但难以坚持完成。例如不断制定工作计划、频繁购物消费,或参与高风险行为如超速驾驶,这些行为往往缺乏明确目的性。
4、睡眠需求减少
每日睡眠时间可能缩短至2-3小时,但仍自觉精力充沛。部分患者会通宵工作或娱乐,次日仍无疲乏感,这种状态可持续数日甚至更久。
5、冲动行为
患者自我控制力下降,可能出现过度投资、随意借贷、酗酒或滥用药物等情况。严重时可能发生攻击行为或自伤倾向,存在危害自身及他人安全的风险。
若出现上述症状表现,建议及时前往精神心理科就诊。专业医生会通过精神检查、病史采集以及评估量表等综合判断病情,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药物治疗或心理干预方案。早期规范治疗有助于控制症状,改善患者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