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巨结肠的常见症状包括胎便排出延迟、腹胀、呕吐、顽固性便秘以及生长发育迟缓等,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胎便排出延迟
正常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会排出墨绿色胎便,但患有先天性巨结肠的婴儿可能超过48小时仍无法自主排出胎便,部分患儿需通过灌肠或肛门指诊刺激才能排出。
2、腹胀
由于病变肠段缺乏神经节细胞导致肠道蠕动障碍,大量气体和粪便在结肠内积聚,使腹部膨隆呈蛙状腹,触诊时可摸到肠腔内硬结的粪块,严重时可能影响呼吸功能。
3、呕吐
肠道梗阻会导致胃内容物反流,患儿常在进食后出现喷射状呕吐,呕吐物可能含有胆汁或粪渣样物质,长期呕吐易引发脱水或电解质紊乱。
4、顽固性便秘
患儿排便频率显著减少,可能数日甚至数周不排便,即使使用开塞露或缓泻剂也难以缓解,部分患儿会排出少量稀便,但无法排净肠腔积便。
5、生长发育迟缓
长期营养吸收障碍会导致患儿体重增长缓慢,身高低于同龄儿童标准,可能伴随贫血、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影响整体发育。
若婴儿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尽早就诊小儿外科,通过钡剂灌肠造影、直肠测压或肠壁活检等检查确诊。确诊后可遵医嘱选择肠道灌洗保守治疗或根治性手术切除病变肠段,多数患儿经规范治疗后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