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患者需根据息肉性质及病因选择药物治疗,常用方法包括抗炎治疗、调节肠道菌群以及化学预防等。但多数情况下需结合内镜或手术切除,药物仅作为辅助手段。
1、抗炎药物
若肠息肉与肠道慢性炎症相关,可遵医嘱使用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减轻炎症反应,降低复发风险。例如美沙拉秦肠溶片、奥沙拉嗪钠胶囊、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等,需按疗程规范使用。
2、益生菌制剂
肠道菌群紊乱可能促进息肉形成,可选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等调节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微环境。
3、化学预防药物
对于腺瘤性息肉高危人群,医生可能建议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合酶活性减少新发息肉概率,但需警惕消化道出血风险。
肠息肉存在癌变可能性,药物治疗无法消除已形成的息肉。建议确诊后尽早通过肠镜下切除术处理,术后定期进行肠镜随访。所有药物均需在消化内科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购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