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静脉溶栓、抗血小板治疗、介入手术、康复治疗以及支持治疗等,是否需介入手术需根据病情评估。患者若出现言语不清、肢体无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明确病灶位置及血管状态。
1、静脉溶栓
发病4.5小时内且符合适应症者,可通过注射阿替普酶等溶栓药物溶解血栓,恢复脑血流。这是早期治疗的关键手段,能有效减少神经功能缺损,但存在出血风险需严格筛选。
2、抗血小板治疗
未溶栓患者发病后24-48小时可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复发风险。需注意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监测。
3、介入手术
大血管闭塞且存在可挽救脑组织者,发病24小时内可考虑血管内取栓术,通过机械血栓抽吸装置疏通血管。该方式对手术团队技术要求较高,需结合CT灌注成像评估手术指征。
4、康复治疗
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展肢体功能训练、吞咽功能锻炼及语言康复治疗,利用神经可塑性促进功能代偿,需康复医师制定个体化方案。
5、支持治疗
包括控制血压(氨氯地平片等)、调节血糖(胰岛素注射液)、维持氧饱和度、防治脑水肿(甘露醇注射液)等基础治疗,贯穿整个治疗周期。
脑梗治疗具有严格的时间窗限制,发病后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介入手术需经神经介入团队评估血管条件及缺血半暗带情况,患者家属切勿自行决策。所有治疗方案均需在神经内科或卒中中心专业医师指导下实施,擅自用药可能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