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铝作为常用的抗酸药物,通常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反酸等症状,但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便秘、低磷血症、铝蓄积、药物相互作用以及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具体表现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1、便秘
氢氧化铝会中和胃酸生成氯化铝,这种物质具有收敛作用,可能抑制肠道蠕动并减少肠液分泌。患者常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通常停药后症状可自行缓解。
2、低磷血症
该药物可与食物中的磷酸盐结合形成不溶性复合物,阻碍肠道对磷的吸收。长期服用可能引起血磷水平下降,出现骨痛、乏力等症状,需定期监测血磷浓度。
3、铝蓄积
氢氧化铝中的铝离子经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者易出现铝蓄积。过量铝沉积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功能,表现为记忆力减退、震颤等症状,严重时可能诱发铝相关性脑病。
4、药物相互作用
氢氧化铝会改变胃部pH值,可能影响四环素类、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吸收。与地高辛合用时,会延缓后者在肠道的通过时间,建议间隔2小时以上服用。
5、胃肠道反应
部分患者服药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多与药物刺激胃黏膜或影响消化功能有关。症状较轻时可调整服药时间,严重者需考虑更换抑酸药物。
该药物不宜长期连续使用,通常服用不超过7天。老年患者及肾功能障碍者需慎用,治疗期间建议定期检查血铝和血磷水平。若出现严重便秘或神经症状,应及时停药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