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寒不孕的中医判断需结合问诊、望诊、切诊等传统检查,并配合体质辨识和经络检查等综合分析。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系统评估,同时结合现代医学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
1、问诊
中医师会详细询问月经周期、经量、颜色及伴随症状,例如是否伴有小腹冷痛、腰膝酸软等。患者对寒热的感受、饮食习惯以及既往病史也是重要参考,如长期贪凉饮冷可能加重宫寒症状。
2、望诊
通过观察舌象判断体内寒湿情况,典型宫寒者舌质淡白、舌体胖大,边缘或有齿痕,舌苔白腻。面色方面,患者常表现为苍白或晦暗,缺乏光泽,反映气血运行不畅。
3、切诊
脉诊是重要诊断手段,宫寒不孕多见沉迟脉或细弱脉,反映阳气不足。腹部触诊时会注意小腹温度偏低、肌肉紧张度异常等情况,部分患者按压关元、气海等穴位时会出现明显压痛。
4、体质辨识
运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评估,宫寒者多属阳虚体质或气郁体质。通过体质问卷分析畏寒程度、四肢冷暖、二便情况等,结合季节变化对症状的影响进行综合判断。
5、经络检测
采用经络探测仪或人工循经探查,重点检测任脉、冲脉、带脉等与生殖相关的经络。常见表现为三阴交、血海等穴位电阻异常,足少阴肾经循行部位皮肤温度偏低等。
需要强调的是,诊断前需进行妇科超声、激素六项等现代医学检查排除输卵管堵塞、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器质性疾病。中医检查需由执业中医师在四诊合参基础上综合判断,不建议自行对照症状臆断。调理期间应注意腹部保暖,避免生冷饮食,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