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药物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头痛、失眠、口干以及体重变化等,具体表现因人而异,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1、恶心
部分抗抑郁药物可能刺激胃肠道或影响5-羟色胺系统,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反应。例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类药物可能引发此类症状,通常在用药初期出现,随身体适应可能逐渐减轻。
2、头痛
某些药物可能通过影响神经递质平衡或引起血管扩张,导致头部胀痛或紧绷感。这类副作用在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类型时可能得到缓解,若持续加重需及时就医。
3、失眠
部分药物如文拉法辛可能增强去甲肾上腺素活性,导致入睡困难或睡眠浅。医生可能会建议调整服药时间或联用助眠药物,患者应避免自行服用安眠药。
4、口干
三环类抗抑郁药可能抑制胆碱能受体,导致唾液分泌减少。患者可通过含服无糖硬糖、少量多次饮水缓解症状,但需注意口腔卫生以防龋齿。
5、体重变化
某些药物可能影响代谢或食欲调节中枢,如米氮平可能增加食欲导致体重上升,而氟西汀在部分患者中可能抑制食欲。建议定期监测体重并与医生沟通调整饮食运动方案。
服用抗抑郁药物期间需定期复诊评估疗效和副作用,切忌因副作用自行停药。若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意识模糊等罕见但危急的副作用,应立即就医处理。医生会根据个体情况调整药物种类、剂量或联合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平衡疗效与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