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龙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服用哪些药物会导致血压低

服用哪些药物会导致血压低

多种药物可能引起血压降低,常见类型包括降压药、抗抑郁药、利尿剂等。患者需严格遵医嘱使用药物,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1、降压药

部分高血压患者服用的药物可能过度降低血压,例如卡托普利片、硝苯地平控释片、美托洛尔缓释片等。这类药物通过扩张血管或抑制交感神经活性实现降压,若剂量过大或与其他降压药联用,可能出现头晕、乏力等低血压症状。

2、抗抑郁药

帕罗西汀片、阿米替林片、氟西汀胶囊等三环类或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能影响自主神经调节,导致血管扩张或心率减慢,部分敏感人群服药后可能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3、利尿剂

呋塞米片、氢氯噻嗪片、螺内酯片等药物通过促进尿液排泄减少血容量,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引起电解质紊乱和有效循环血量不足,最终导致血压下降,老年人更易出现此类反应。

4、抗心绞痛药

硝酸甘油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血管扩张药物可能因过度松弛血管平滑肌引发血压骤降,服药后突然站立时可能加重体位性低血压风险。

5、镇静安眠药

艾司唑仑片、地西泮片、佐匹克隆片等中枢神经抑制剂可能通过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影响血压调节,过量服用时可能诱发低血压状态。

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压变化,服用扩血管药物后避免突然改变体位。若出现视物模糊、晕厥等严重低血压表现,需立即平卧并寻求医疗帮助。药物调整需在心血管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擅自增减药量。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